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领导 | 部门简介 | 师资队伍 | 本科教学 | 学术科研 | 学生工作 | 学院新闻 | 学院映像 | 公示公告
公 告
新闻传播学院确定党员发展对象... 2025-05-19
新闻传播学院2025年本科生选拔... 2025-05-17
关于公布新闻传播学院2025年本... 2025-05-17
新闻传播学院2025年本科生选拔... 2025-05-10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本科教学>>新闻学专业>>正文
学术周·社会调查方法训练营:曹培鑫教授主讲如何高效开展社会调查
2025-03-04 13:00 新闻传播学院 

1月15日,新闻传播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训练营第二讲,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曹培鑫以“如何高效开展社会调查”为主题做专题讲座。

首先,曹老师深入剖析了社会调查的价值,向我们详细阐述了社会调查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社会调查历史悠久,早在周朝时期便已出现“采风”一词;一九四九年之后,我国主要开展了土地调查、工商业调查、识字率调查以及人口普查,这些社会调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社会调查的发展历程表明,它已从人类学领域拓展至社会学,并进一步应用于社会治理,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治理手段之一,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接下来,曹老师重点阐述了社会调查与新闻传播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他指出,记者不仅是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者,更是公平正义的坚定守护者,以及民众的忠实代言人。新闻理想的本质在于追求事实和公正。社会调查涵盖了这两个核心要素,然而,由于公众对公平的理解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田野,通过扎实的社会调查,探寻符合大多数人公平认知的标准。

随后,曹老师以“人类学的田野”这一概念作为切入点,指出社会调查首先是一个深入田野的过程,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时间是我们田野调查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人类学的田野具有时间向度,时间不足将难以保证田野调查的质量;而在田野中投入的时间越长,所能获得的收获也越丰富。

曹老师还详细讲解了社会调查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包括观察、访谈、焦点小组和发放问卷等。在调查过程中,应进行录音,并重点观察时间、人物,持续记录其行动轨迹、空间、空间关系以及节点性时间。深度访谈需基于对采访对象的基本认知才能有效开展。深度访谈的目的并非寻找直接答案,而是探寻问题的根源、动力、可能的解释以及更优的策略与方案,其最终目标是“搞懂”。在访谈过程中,同样需要记录笔记、录音,并随时调整和修订访谈提纲。曹老师强调,访谈中“搞懂”和“破除表面现象”是永恒的核心。

在讲座的尾声,曹老师强调,社会调查不同于市场研究。在田野调查中,方法仅是我们使用的工具,切勿忘记我们投身田野调查的初衷。社会调查是一项蕴含理想主义色彩、坚守价值理念且兼具社会服务功能的工作,我们应秉持新闻理想投身其中。(新闻传播学院供稿)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电话:0415-86608114  邮编: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