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领导 | 部门简介 | 师资队伍 | 本科教学 | 学术科研 | 学生工作 | 学院新闻 | 学院映像 | 公示公告
公 告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开招... 2025-08-26
新闻传播学院科级干部任前公示 2025-08-25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开招... 2025-08-23
新闻传播学院预备党员转正公示... 2025-06-18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部门简介
部门简介
新闻传播学院

一、专业介绍

新闻学专业

新闻学专业招生于1985年,是新闻传播学院招生最早的本科专业点。2019年12月,成为全国首批4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新闻学专业建设点之一,在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相同专业中位居首位。

新闻学专业学生赴光辉村进行“走中国 看家乡”专项调研实践活动

新闻学专业倡导“与媒介同行、与问题同在”的教学理念,定位于建设应用性复合型专业,面向新闻舆论工作、新闻传媒产业领域,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忠诚党的新闻事业,具有扎实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深厚的新闻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新闻创造能力以及互联网思维,符合国家和地方行业产业需求,适应媒体融合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应用性、复合型卓越新闻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新闻采访、新闻消息写作、网络短视频创意与制作、新闻摄影、新闻评论、政务新媒体研究、融合新闻研究、国际舆论与对外报道、全媒体汉英口语传播、融媒体编辑、视听新闻制作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采访报道、写作编辑、策划与运营等内容生产及管理等工作,以及在各级党政军群、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等工作。

传播学专业

传播学专业是因应互联网等第四媒体的兴起,于2005年创办。本专业立足于新闻传播学院的办学基础,面向媒体融合与公共传播以及“互联网+”领域,定位于培养具备系统的全媒体传播理论知识,掌握新闻采写编摄录等能力,拥有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既能开发运营新媒体产品又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国际传播素质的全媒体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9EAE

传播学专业学生参加2023看中国 外国青年影像计划 黑龙江行

2020年,黑龙江大学传播学专业顺利进入国家级“双万”专业建设点行列,这是本专业在创建和招生15年之际,迈上的一个新台阶。成绩的取得,既是对2005年以来传播学专业办学成绩和人才培养水平的认可,也标志着一个全新发展阶段的到来。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传播学研究方法、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摄像与视频剪辑、媒介经营与管理、视频编辑、数据新闻可视化、传播统计软件应用(SPSS)、新媒体策划与运营、公共关系、政治传播、危机传播与舆情应对、媒介组织调查、R/python语言、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传统媒体、网络新媒体、电商平台、政府机关及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报道、信息发布、内容策划、新媒体设计制作、危机公关和运营管理工作。

广告学专业

广告学专业成立于2000年,是黑龙江省首个广告学专业,至今已培养了一千多名广告及传播领域专门人才。广告学专业面向广告、公关、营销传播领域的快速发展需求,注重 “从乙方到甲方”的全过程教学环节。定位于培养广告理论基础深厚、创新能力突出、知识视野宽广、道德心理素质优良,具备市场洞察能力、策略思考能力、创意表现能力、活动执行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商务沟通素养的应用研究型广告专门人才。

9CFD

广告学专业举办黑龙江大学广告创意文化节

专业已成立城市品牌传播研究中心、数字文化创意与智能媒体设计实验中心、黑大映象工作室等教学科研实践平台,也是省级公益广告培训中心、省级公益广告人才教育基地的主要共建执行单位。经过20余年的发展,广告学专业在黑龙江省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人才培养质量、师资团队建设、实践教育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丰厚的发展成果。

主要课程: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整合营销传播、市场调查与分析、广告策划、计算广告、数字营销、广告媒介策略、广告摄影、互动广告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数字图像合成技巧、影视广告创作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广告公司、媒介广告部门、公关公司、互联网公司、市场调查公司、信息咨询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相关机构从事品牌管理、策划、创意、媒介、市场研究等方面工作。

二、研究中心

黑龙江大学城市品牌传播研究中心

简介:黑龙江大学城市品牌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城市品牌和城市传播的理论研究。该中心不仅在学术领域深耕,还积极发挥智库作用,通过社会服务为文旅品牌建设提供支持。中心致力于帮助城市利益相关者塑造和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并以科学有效的方式推动城市传播。

18E5

成立意义:该研究中心的意义在于其多方面的贡献。首先,它通过理论研究为城市品牌和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其次,作为智库,它为城市品牌建设和社会服务提供了专业的咨询和决策支持。此外,通过举办各种论坛和研讨会,中心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创新和振兴,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形象,培养了专业人才,并为城市文旅品牌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外脑支持和决策咨询。这些活动不仅推动了学术交流,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

黑大映像智媒体创新中心

简介:黑大映像智媒体创新中心,起源于2014年在黑龙江大学创业园成立的黑大映像工作室,是一个由新闻传播学院以及历史与文化旅游学院、文学院、西语学院等学生组成的跨学科团队,成员总数达124人。该中心以智能、智慧和智库为理念,致力于新媒体运营、智能媒体运营、电商运营、短视频账号运营、MCN合作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生产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中心成员在职业规划和专业发展方面获得了显著成就,包括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和参与众多社会经营项目。

成立意义:黑大映像智媒体创新中心的成立意义在于其对大学生职业发展和教育模式的创新贡献。中心通过提供新媒体和智能媒体的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实践操作、行业实习和职业规划等方面获得全面锻炼。此外,中心的跨学科特性促进了不同学院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中心还与业界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实现从学术到职业的顺利过渡。展望未来,中心将继续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媒体为核心,探索智媒体产业的新方法、新模式,为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数字文化创意设计研究中心

简介:数字文化创意设计研究中心是一个专注于将黑龙江省丰富的文博资源与现代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机构。该中心旨在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通过创新的方式挖掘并展现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研究中心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作品,创造出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实用的文创产品,以此促进文创产业的创新发展。

成立意义:数字文化创意设计研究中心的成立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它响应了中国文创产业从保护传统文化到商业化、艺术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致力于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方式。其次,通过将文博资源数字化,研究中心不仅保护和传承了文化遗产,还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之更加生动和易于传播。此外,该中心通过打造具有创意和实用性的文创项目,不仅展现了黑龙江省的文化特色与优势,还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最后,研究中心秉持“传承文化、创新设计”的理念,不断挖掘文化资源,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三、东北亚文化传媒研究院

简介:黑龙江大学东北亚文化传媒研究院于2021年9月15日正式成立,该研究院面向东北亚和东北地域,致力于开展综合性文化传播研究,旨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东北振兴及东北亚合作,并致力于打造高端智库,为党委、政府各级部门及振兴东北、龙江提供重要的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撑。

79DF

成立意义:它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并落实了部校共建的文件精神,标志着学校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重要突破。该研究院立足黑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东北亚合作,同时加强学术交流和应用研究,培养高质量人才,为各级领导和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此外,研究院还专注于政策研究、决策咨询和舆情信息搜集服务,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在国际传播方面,研究院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培养融媒体和国际传播型人才,以提升龙江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研究院还承担着外宣工作的重任,及时分析研判东北亚舆情,为新闻宣传工作提供舆论引导。

四、与中青网共建黑龙江大学生短视频实训基地

简介:黑龙江大学生短视频实训基地由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中青网共建而成并于2023年12月9日正式成立。旨在提供理论教学与实战拍摄相结合的平台,全面培养学员在新闻短视频的制作与运营能力。该基地是学院推进人才培养“融合模式”改革和“课赛一体化”新文科建设实践的具体体现。

63E7

成立意义:该实训基地是学院与中青网合作的产物,致力于通过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新闻传播人才。在这里,学生们不仅能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能通过参与新闻短视频的实际制作,积累实战经验,增强专业实践能力。这样的培养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训能力,从而提升其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潜力。同时,基地鼓励学生开拓创新,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未来,这些培养的传媒人才将为龙江地区的宣传文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地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五、行政部门

党委办

简介:新闻传播学院党委是黑龙江省公办高校党建的“标杆”,致力于在党的新闻工作前沿发挥积极作用。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坚持“笔耕大荒,忠诚守望”的育人理念,培养服务党委政府的优秀人才。在党建工作中,学院党委展现高度创新性和实效性,形成特色工作体系,确保全员参与,结合专业特色,获得广泛认可与荣誉。

主要成就: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在党建工作中取得显著成就,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成功入选省“标杆院系”创建单位。通过强化基层党建,形成了特色党建工作思路,教工二支部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荣誉。学院党委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建设一流大学作出积极贡献。

人员构成:党委书记江瑞,院长朱志勇,党委副书记衣玉梅

66AE

教务办

简介:新闻传播学院教务办是学院教学管理的重要枢纽,负责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籍管理的准确性。他们组织选课、考试,管理成绩和教学档案,同时负责教材订购和教师用书领取。此外,教务办还参与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实验室管理,致力于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他们的工作确保了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为新闻传播学院的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工作职责:新闻传播学院教务办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制定并执行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保障教学质量,处理学籍与考务事务,监督成绩录入与管理,整理保存教学档案,管理教材与教学建设,以及参与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同时,教务办还需负责协调内外部教学资源,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新闻传播学院的教学工作提供全面支持。

7332

团委办

简介: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团委是一个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学生组织。它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强化组织引领,深化思想建设,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在科研竞赛与创新创业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团委致力于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和学院特色的品牌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广阔平台。其成果显著,荣获多项荣誉称号,是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

主要成就: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团委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组织建设上,团委紧跟时代步伐,强化引领力,推动团工作全覆盖;在志愿服务上,积极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公益项目,如“清滨小学·第二课堂”,累计服务时长超过七千小时;在科研竞赛中,学生屡获国家级奖项,展现了卓越的学术实力;在品牌活动上,打造了“我和国旗合个影”等具有影响力的活动,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团委的活力与实力,更为培养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员构成:团委书记赵文欣,团委副书记康景宇、吕慧杰、于思祺、郭靖天、于航

79F3

(新闻传播学院供稿)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电话:0415-86608114  邮编: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