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领导 | 部门简介 | 师资队伍 | 本科教学 | 学术科研 | 学生工作 | 学院新闻 | 学院映像 | 公示公告
公 告
新闻传播学院确定党员发展对象... 2025-05-19
新闻传播学院2025年本科生选拔... 2025-05-17
关于公布新闻传播学院2025年本... 2025-05-17
新闻传播学院2025年本科生选拔... 2025-05-10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本科教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正文
新传实践 新闻传播学院举行2023暑期“走中国·看家乡”专项实践答辩会
2023-10-16 15:20 新闻传播学院 

10月11日,新闻传播学院2023暑期“走中国·看家乡”专项实践答辩会在汇文楼负一层创客园区举行。

共有18支项目团队参与答辩,新闻学系主任李群老师、广播电视编导系主任荀瑶老师、广告学专业李阿嫱老师担任本次答辩会评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这18个项目小组带着不同的选题,奔赴到祖国的不同地域,体会不同的风土人情,看发展,看变迁,用新闻人的视角记录着祖国独特的魅力,将新闻作品写在祖国大地上。

新闻工兵团队,他们以“黑龙江资源城市转型发展研究”作为项目主题,走出书本,走进田野,真正用脚步丈量家乡,深刻诠释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新闻工兵团队答辩人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新闻学 王栖若

石榴籽小分队前往了新疆乌鲁木齐、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两地的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基层,入户走访,了解各民族的生活状况、风俗习惯等。团队在行动中感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参观走访中深切体会新疆这片土地上的独特魅力,用作品向人们展示新时代下崭新面貌的新疆,为民族团结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石榴籽小分队答辩人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新闻学 吾拉哈提·阿力汉

“我是长沙人”小队的实践主题“我不是网红-文字构建长沙印象”。城市所谓的旧与新,都是过去与此刻的痕迹。长沙在前进的路上从未丢下从前的烟火。一碗饱含三十年烟火的米粉全是滋味,坚持与创新酿就小巷中的香甜小钵子酒……小组成员在答辩时分享这次实践的心得体会时,说道:“长沙之所以成为长沙,是因为她有着各种各样努力生活的人。有人在坚守传统,有人在继承中创新,也有探索新潮的力量”。

“我是长沙人”小队答辩人 新闻传播学院 2021级广播电视编导 高雅淇

“芝士就是力量”团队经过吴珩老师的介绍,联系到了5位黑大研支团的学姐,为进一步了解到研支团成员在支教实践中的涵养、情怀和使命担当,团队来到了3所不同的学校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支教时刻。团队在答辩时,展示了他们的项目成果:5篇文字作品、5组图片作品、一个视频作品。并说道:“我们相信,这场浪漫的奔赴不会停止,会有越来越多的成员加入到这场双向奔赴的接力赛中,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芝士就是力量”团队答辩人 新闻传播学院 2021级传播学 褚秋雨

黑土地小分队在答辩分享中说道,“他们是建设者,我们是记录者”。他们以“守‘镇’驻‘乡’的黑大人”为题,讲述了我校参与乡村振兴项目的挂职老师们在工作过程中对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理解,并展示了他们的项目成果:3个地点,5位采访对象,6天时间,10个小标题,996.5公里,10339字的稿件。

黑土地小分队答辩人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 王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贰贰零team四位成员来到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分别采访了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马头琴制作人白苏古郎,县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马头琴教师白岩峰等人,了解了该区域内马头琴民族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以及该地作为马头琴之乡,马头琴传承人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的贡献。以此为依托,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三篇文字作品。

贰贰零team 新闻传播学院 2021级新闻学 张婧

从清晨到日落,用感性的笔触写现实的生活。“工地上的‘她’力量”是“走街串巷”小队的主题,“走街串巷”项目团队队员刘志双在答辩时说道:她与其他项目小组不同的是,她真的去工地上打了几天的工,深入到女工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其就业环境、原因、困难及对身心有什么影响。刘志双最后对于项目总结道:记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而不是完美的故事;要到现场,不能想象,从事实和细节里寻找线索和情感。

“走街串巷”项目团队答辩人 新闻传播学院 2022级研究生 刘志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太行山小分队以“红色武乡的昨天 今天 明天”作为结项答辩题目,讲述了他们队伍在实践中的调研背景、过程、结论,以及心得体会。他们从实践意义、采访层面、写作层面分享了项目经验,提炼出武乡红色文旅发展的脉络与困境所在。

太行山小分队答辩人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 常欢

2023年暑假,一个人、一台设备、一座城,开启了一场新旧时空交替的红色之旅。“粽子小队”成员许璐瑶说道:“生长于南湖之畔,沐浴在红色的光芒之下,我对自己的家乡——嘉兴展开了一次重新的认识,也让我开始思考未来如何为中华之复兴而努力”,这便是“走中国·看家乡”活动的意义所在。

“粽子小队”答辩人 新闻传播学院 2021级传播学 许璐瑶

本次“走中国·看家乡”暑期专项实践活动的小组经过精彩的结项答辩,将暑期的实践成果进行展示,同时这也意味着2023年暑期“走中国·看家乡”的专项实践活动告一段落。来自18支队伍的68名同学、28个目的地,他们用脚步丈量了祖国大地,将新闻写在祖国的土地上,共形成了17篇文字作品、13个视频作品、8组图片作品。他们走出课堂,走近田野,走进家乡,在实践中接受教育,以新闻人的视角去观察、去记录,展现属于新传学子的独特风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好中国故事,在调研中长才干,在磨砺中出作品,以大学生的思考去感知世界。本次“走中国·看家乡”暑期实践活动是新闻传播学院在教学领域的实验创新,未来我院还要进行更多的改革,为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做更多尝试,从而为学生就业打下能力基础。寒假我院还会继续开展社会调查大赛活动,期待同学们积极参加!(新闻传播学院供稿)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电话:0415-86608114  邮编: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