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始建于2005年,前身为1985年设立的中文系新闻学专业,是黑龙江省最早开设新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作为全国首批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学院依托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与黑龙江大学三方共建平台,现已发展成为东北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基地。学院附设有部校共建黑龙江大学东北亚文化传媒研究院,发起成立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联盟,服务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和龙江振兴。
中文名: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简称黑大新传
创办时间:2005年12月
现任领导:江瑞(党委书记)、朱志勇(院长)
知名校友:周巍、梁宏达、叶文等
所属地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类型:全国重点大学
现任校长:王敬波
学院属性:省部共建
名誉院长:徐江善
一、院系设置
新闻传播学院,现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传播学四个本科专业;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跨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两个学科;涵盖报纸、新闻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新闻等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拥有十一个国家级实验平台。是中国北方地区知名度高、影响大的新闻传播学院。
二、师资队伍、教工情况
学院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
专任教师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讲师17人。
博士学位教师18人,其中外校学源14人、本校4人。
名誉院长1人,院长1人,书记、副书记各1人,副院长2人。
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学术型硕士生导师15人、专业型硕士生导师25人,为黑龙江省内最高水平的新闻传播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另有媒体兼职教师5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行业导师37人。学院现建有省级研究生专业硕士产教融合工作站3家、校级实践基地10家。
三、本科生、研究生情况
(一)、本科生情况
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忠诚党的新闻事业,具有扎实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深厚的新闻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新闻创造能力以及互联网思维,符合国家和地方行业产业需求,适应媒体融合、智能传播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应用性、复合型卓越新闻人才。学院建有新闻学(050301)、广播电视编导(130305)、广告学(050303)、传播学(050304)4个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0503)学术型、新闻与传播(0552)专业型2个硕士研究生学位点,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0305Z1)目录外二级学科。
1、新闻学专业
新闻学(050301)专业1985年招生,是国家级、省级“双万”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聚焦全媒体传播与国际新闻人才培养;
2、广播电视编导艺术专业
广播电视编导(130305)专业1997年招生,在黑龙江省内最早开办,是黑龙江大学重点专业,以艺术与技术融合为特色,培养影视创作与媒体策划人才;
3、广告学专业
广告学(050303)专业2000年招生,是黑龙江省广告人才教育培训基地、黑龙江省公益广告创新研究基地主要共建单位,注重品牌策划与数字营销能力培养。
4、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传播学(050304)专业2005年招生,是国家级、省级“双万”一流本科专业,省内唯一布点专业,主要培养全媒化复合型数字媒体与公共传播人才。
2020年,学院开办“卓越国际新闻与传播”辅修专业和微专业。
(二)、研究生情况
新闻传播学(0503)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获批于2011年。2003年获新闻学(050301)二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获传播学(050302)二级学科硕士点;2019年,按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0503)招生培养。
新闻与传播(0552)专业型硕士研究生(MJC)学位点获批于2011年,依托新闻传播学(0503)一级学科建设。
2025年,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0305Z1)目录外二级学科。
至2025年3月,学院在读本科生1251人,(2024级295人、2023级307人、2022级326人、2021级327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01人,(2024级学硕20人、专硕70人,2023级学硕19人、专硕72人,2022级学硕20人)。
四、学术研究、教师荣誉
学院为中国新闻史学会(国家一级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新闻奖自荐、他荐作品教研机构报送单位。
专任教师中,龙江青年学者1人、省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人才1人,多位教师为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龙江杰出广告学人、省级教学赛项获得者,建有省级教学成果奖团队、省级一流课程团队。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包括新闻学、传播学、艺术传播3个二级学科,新闻学二级学科主要开展新闻理论与业务、媒介文化与媒介史2个方向的研究,传播学二级学科主要开展视觉文化传播、广告文化传播、国际传播3个方向的研究。艺术传播二级学科为我院与艺术学院共建学科。
学院教师在决策咨询方面助力于我省新闻宣传战线工作,为推动龙江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发挥作用。至目前,学院专班已完成2021、2022、2023三年的黑龙江省各市(地)信息发布工作评估概览、黑龙江省中(省)直单位信息发布工作评估情况概览、黑龙江省各市(地)信息发布评估点评报告。
五、实验设备、实践基地
学院传媒实验中心设有数据传播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数字音频实验室、高清数字演播中心、数字影棚、创新实验室等实验平台,实验仪器设备650.97万元、实验室面积555.2平方米。
学院与中国青年网共建黑龙江大学生短视频实训基地;与字节跳动公司签约设立黑龙江大学头条学院;与腾讯公司共建黑龙江企鹅新媒体学院;与哈尔滨广播电视台、央广网黑龙江、中青网黑龙江、腾讯黑龙江、新浪黑龙江、搜狐黑龙江、网易黑龙江、等签约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与鸡西市委宣传部,绥芬河市、抚远市、饶河县、逊克县和孙吴县等5家融媒体中心签订共建实践基地协议。
六、研究机构
2021年,学院依托部校共建平台,成立东北亚文化传媒研究院,立足于为振兴龙江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撑,产出高水平智库报告,服务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决策,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研究院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东北振兴,推动东北亚合作,打造高端智库”为目标,以舆情调研、课题研究、决策咨询服务为主攻方向。
学院还建有城市品牌传播研究中心、数字文化创意与智能媒体设计实验中心、黑大映象工作室等院级研究机构。
七、实训环节、就业领域
通过实施“课赛一体化”工程,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时报金犊奖、ONESHOW金铅笔广告创意奖、大学生网络文化节、“铁塔”记者节、“红网”评论大赛等专业竞赛中获奖众多,表现优异。
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新闻宣传、文化传媒及互联网行业等领域,从事记者编辑、宣传策划、播音主持、影视制作与评论、新媒体运营与策划、广告创意与文化传播、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岗位工作。
面向未来,因应数百年来传媒业正在经历的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巨变,学院将持续研究新闻传播活动的新特点、新规律,凝练新闻传播学科的理论与应用价值,凸显新闻传播高等教育的龙江气派、中国风格。(新闻传播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