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晚9时,黑龙江大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与新闻传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线上“新闻稿&摄影知识技巧分享会”。本次宣讲会由新闻青协的杨剑桥、蔡梦兮、孙岩三位同学作为主讲人,为青协成员们带来新闻稿写作及摄影技巧的分享。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李建飞主持本次培训会,向大家介绍了本次培训会的流程与主讲人员。他希望通过本次培训会,可以让青协的成员们掌握更专业的新闻稿写作知识与摄影技巧,为今后校园新闻的推送与书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的杨剑桥首先为大家带来新闻采访的相关分享。在开始之前,她首先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新闻”,二是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她将新闻的定义“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拆分成新近发生、事实、报道三个部分来介绍,以此引出新闻时新性和真实性两条典型的新闻价值。采访与写作的关系上,她认为“七分采,三分写”,新闻采访为写作提供详实的内容材料,新闻采访决定写作;写作是新闻采访的归宿和目的,写作会使新闻采访更有目的性。

杨剑桥为大家详细讲解了采访技巧的知识。她将这里的技巧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采访前和采访中。她强调采访是“交谈”,因此,同学们要学会诱导式提问,而不是一板一眼地进行问答模式,要学会顺着对方的回答,思考接下来的问题。

新闻学专业的蔡梦兮为大家介绍了新闻稿写作的相关知识。她将新闻写作分为新闻稿的特点、新闻稿六要素、新闻稿的构成、写作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进行介绍。除此之外,她还与大家探讨了“人人都有麦克风”这件事在当下的利与弊。她讲到,虽然人人拥有使用“麦克风”的权利,但并非人人能承担起维护新闻公信力的义务。在权利与义务失衡的状态下,就极易产生“麦克风”常有,而新闻价值不常有的乱象。作为高校青年学生,大家要有自己的思想,学会辨别是非,分清善恶,判断美丑,拥有专业媒体人的自觉。

传播学专业的孙岩为大家带来了摄影技巧的分享。在介绍技巧知识之前,她先和大家介绍了学校出推送时对照片的三个基本要求:画质清晰、符合主体、尺寸统一。接下来,她详细介绍了相机准备和内容构思,并为大家列出一些好用的摄影参数。她向大家分享了这样一句话:对于伟大的作品,重要的是情深,而不是景深。摄影不只有技巧,还有温度。我们在生活中或者活动中拍摄的照片可能没有那么的专业,但当我们举起相机,拍摄出的照片是有感情的,可能是开心亦或是伤心,虽然简单,但都是有故事、有情感的。她期待大家能够认真领悟这句话,在摄影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最后,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李建飞为本次联合培训做了总结,希望本次培训会可以让青协的成员们积累一些新闻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在未来的校园新闻写作中得到自己的经验体会。
(新闻传播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