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的老师嘱我为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同学们写几句话。说来惭愧,忝列其位,本该与同学们促膝面谈,无奈疫情肆虐,只好“云”上交流,神游畅想了。
讲些什么呢?互联网带来海量信息,同学们每天面对“思想盛宴”,最不缺乏的恐怕就是永远正确人人对症的“心灵鸡汤”,作为早你们38年走出大学校门的老同学,只想把我几十年人生阅历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同学们分享。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想起了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两句诗。去年底,我应邀到成都讲学,再一次游历了著名的杜甫草堂,再一次受到爱国主义诗人一生忧患黎元情怀的洗礼。同时这首《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四的首联给我留下深刻记忆——
诗人在草堂门前培植了四株小松树,并倾注了满腔热忱,希望它迎风傲雪茁壮成长;而对那种随处乱生、侵蔓庭园的“恶竹”,纵有万竿也必须除掉……
即将迈出大学校门,走向社会的同学们,又何尝不是一株株生机盎然的新松呢?
社会是个大舞台。北京城南有一座中国第一个室内剧场正乙祠戏楼,戏台前方的圆柱上写着“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说的是古往今来的人生百态皆在戏中。你们这一代大学生从校门到校门,与四十多年前恢复高考的我们那一代大学生有所不同,对人间的悲欢离合感受可能不够深刻,对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多面体会可能不够透彻,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中,你们大展宏图,但也要看到有悲剧也有悲剧,一帆风顺只是人们的理想和愿望,等待你的可能更多的是悲喜交集一波三折的人生连续剧。
我给同学们讲这些,是要给涉事不深的同学提个醒,有阳光就有阴影,有牧歌也有陷阱,要晓得社会是一面多棱镜,社会还是一面哈哈镜,社会还可能是一个变形金刚。人性的丑陋和复杂、社会转型期的激荡和多变,历史进程的曲折和艰难,都会对初踏人生大舞台的同学们带来影响和冲击。
人生是个大棋盘。面对激烈变革的社会,怎样投身其中?怎样将四年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无愧母校的辛勤培育?我以为无论你从事新闻传播行业,还是改行做其他工作,都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坚守自己的做人原则。一位哲人讲“人生就是一个大棋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这话是有道理的。
2018年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再次采访了曾经的中国首富王建林,与他聊起了那个成为社会流行语的“小目标”,他哈哈大笑,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目标……
这是对的。改革开放的中国为每一个有志青年展示了广阔天地,是雄鹰必然会在蓝天翱翔。同学们肯定根据自身素质、主客观条件设计了人生起步的蓝图,我认为脚踏实地扎扎实实迈向社会十分重要,目标应该是“蹦一蹦就能够得着”,既要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要妄自菲薄。几十年来,从黑龙江大学走出的莘莘学子在各条战绩建功立业成为精英者不胜枚举。
在人生的大棋盘中,可以高居帅位,也可能出将入相,更可以置身士卒,无论什么岗位,只要尽心竭力,做出自己的努力,无论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都可以做出对国家对民族有意义的事情,都可以无愧人生,尽情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盛宴。
历史是条大河流。德国伟大作家歌德说过,“人类就像江河一样,木杖刚把波浪划开,波浪又立刻流到一起去了。”用句时尚词语就是,“前浪”勇往直前,“后浪”生生不息。回溯人类的历史之河,我们不过滚滚奔流江河的一滴水而已,个体生命如同一粒尘埃微不足道。一要珍惜生命。白驹过隙时光荏苒,同学们听起来好像很遥远,大文豪苏东坡说,“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岁月如歌,还要大家在生活中慢慢体味。
其次要勇于把有限的生命投身到人生的长河中搏击。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经历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民族复兴,“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人类正在经历一次新的历史大分化大变局,这也同时为每一个年轻人提供了展示才能和抱负的机缘。
再次要坚守自己的人格和底线。“温不增华,寒不改叶”,是对世事风云变幻中不为浮华喧闹所动的讴歌,是对坚守道德情操顽强风骨的礼赞。“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古训,想必大家烂熟于胸。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去年底,我利用到延安干部学院授课之际,特意走访了延安军政大学和新华社旧址,一个是我的母校黑龙江大学的前身,一个是我终生供职的单位。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心情无比激动。
在黑大历届学子中,你们是极为特殊的一届,疫情暂时阻隔了你们返校行程,但你们血脉中永远流淌着血与火的红色基因。你们在庚子之年走向社会,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亲历见、见证者。
新松千尺,国之栋梁;参天尽物,时代呼唤。你们定会无愧于伟大的时代,无愧于母校的培育和期待!
(新闻传播学院供稿)